請問一下柳丁生長需要什麼條件??


另外問一下喔


之前好像有新聞報導柳丁生產過量,是什麼原因呢??




以上 15點感謝解答







  • 2009-12-22 01:31:26 補充


    主要是因為柳丁屬於三至四年的長期栽種作物


    這句話不太懂...是說柳丁要種3.4年嗎...?還是..?



    另外長期栽種的作物與種植技術與管理方式容易有何關係呢..?





    以上 感謝解惑




  • 2009-12-22 15:26:59 補充


    補充的問題是額外問的 若不知道也沒關係


    答案不要刪除阿>< 你的資料很好阿>




  • 2009-12-23 18:33:27 補充


    希望還有人能幫忙解答 (第一次遇到11個人送點0...0)




    補充的問題不答也可 ^^





er">


  

柳丁相關資訊:


柑橘屬最常見的水果之一。 常綠小喬木,高3 -8m。圓形樹冠,葉片呈橢圓或卵圓形,有波狀鋸齒。白色花朵,花期4月。果實卵圓形,皮表面光滑,不易剝離。根據品種不同,果實成熟期有所不同,一般多在冬季成熟。喜歡光照,溫暖環境,需水量較大。人工種植多選擇熱帶/亞熱帶季風、地中海氣候,丘陵、低山或江河湖沿岸地區。橙原產於亞洲,中國或印度可能是最早展開橙人工栽培的國家。然後又經阿拉伯人傳至伊比利亞半島進入歐洲。由於橙樹是喜陽植物,人工種植時不能與高桿作物一起套種。但是可以牧草、花生、蔬菜等作物套種以提高經濟效益。橙樹常見病蟲害有蟎類、粉虱、潛葉蛾等。高產甜橙每畝產量可達5噸以上,每株產量在150千克以上

柳丁生產過量的原因:


主要是因為產量過剩,台灣柳丁盛產,在產量失控的情形下,成了年年必須面對的「農災」。農委會農糧署長陳文德,昨天到雲林縣與柳丁農座談時,同意柳丁廢園補助、收購量都提高,以協助解決柳丁生產過盛的難題。農業界人士說,柳丁是產業結構、政策問題,政府年年治標不治本,問題永遠無解。

政府面對的方式:


農委會農糧署的吳菁菁說道:「今年政府自 十一月二十日 起開始收購柳丁,主要是收購次級品的柳丁,因為上級品在市面上還是很好賣;收購次級柳丁加工成汁,一方面可以延長它的保存、賣售期限,另一方面做成柳丁汁的價格比柳丁好。目前每天收購一百公噸,預計目標六千公噸。」

面對生產過量的農產品,政府積極開發「副產品」,像是柳丁處理變成柳丁汁,希望能做成附加價值更高,且儲存容易的產品,延長原本農產品不易保存的週期,也拉長販賣時間。

除了副產品的開發,農委會也經常為各地農產品舉辦促銷會,或利用農會超市及民間加油站合作促銷;但台灣不只水果有產量過剩的現象,稻米、蒜頭、橄欖菜等都有生產過剩的問題,而且不是每一項農作物都能開發出副產品,再加上台灣進入WTO以後,面對外國農產品進口,如何消化國內原有的農產品呢?

搶救柳丁 收購當公糧

「我們會收購台灣產量過剩的農產品作為公糧,公糧可供軍方伙食用、學生營養午餐用;另外,也作為平衡市場價格的機制。」吳菁菁解釋。而根據國防部統計,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三月進入柳丁產季,軍方即購買 八十七萬公斤 的柳丁給官兵食用,今年預計購買量突破 一百萬公斤 以上。

軍方雖然幫忙採購過剩農產品的量大,農委會也以平均一年一百四十億元來收購各種過剩農產品,但這畢竟不是根本解決之道,台大農業經濟所教授吳榮杰認為,農民不應該一味地栽種同一種、同一品質的農作物,「已經很多人在種了,需求量沒有供給量大,價格當然下跌;應該做出區隔才對,以現在推動的精緻農業以『品質、品種、品牌』取勝,農民才不會血本無歸。」

農經學者並不鼓勵以保證價格來收購過剩農產品,而是認為應該以市場機制來淘汰賣不出去的農產品,雖然很殘酷,但這才能解決問題;而農委會也表示,儘管現在柳丁價格暴跌,但還是有東部柳丁賣到 一公斤 六、七十元的價格,因為品質取勝,所以農民與其一窩蜂搶種同一類型農作物,花費許多心力又擔心價格不好,不如多花些心思想想如何研發自家農作物的特色。

縮小耕種面積 解決生產過剩

農產品產量過剩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台灣的農政單位,學者表示,現在的科技已經可以藉由衛星照出農地面積,再估算出某一種農作物的產量,而無須仰賴傳統農民向農政單位通報的系統。 傳統農民向所在地方政府通報種植種類和數量,一來農民時常虛報,實際種植面積比登記的多;另一方面,個別農民不見得會向地方農政機關報告,而地方都已無法掌握確切產量了,中央農政單位也無法統計全部數量。 然而,估算衛星照出面積產量的方法在台灣有其侷限性,像是美國等土地面積大的國家比較適用,因此學者建議,台灣生產過剩的問題,應該縮小生產面積,其餘的可以開發成保育、觀光休閒等用途,如此不但可解決農產品過剩的問題,也促進農業轉型發展。(劉映蘭)